川北大木偶亮相成都旅博會開幕式
7月5日至7日,2019中國(成都)旅游景區創新發展博覽會暨游樂設施博覽會(以下簡稱“游博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儀隴受邀參展。通過現場展示、專題推介、宣傳營銷等方式,儀隴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文化旅游新形象,有效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朋友圈”越來越大。
儀隴展區
1 川北大木偶驚艷開幕式
伴隨著古典音樂,一群輕綺羅紗的“仙子”登上舞臺,翩翩起舞,與天空明月的舞臺背景相得益彰。7月5日上午的“游博會”開幕式上,這一段不到4分半鐘的演出驚艷全場,觀眾紛紛用手機記錄下精彩畫面。實際上,舞臺上的“仙子”并不是人扮演的,而是川北大木偶。儀隴帶來的木偶劇《千里共嬋娟》,是開幕式上唯一一個文藝節目。
儀隴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肖嵐認為,川北大木偶受到主辦方的青睞,能夠進一步擴大大木偶的影響力,提升儀隴縣的知名度。
據了解,川北大木偶發源于儀隴縣,迄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木偶藝術”“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
“在儀隴,紅色歌舞《朱德的扁擔三尺三》《大刀進行曲》等節目也頗受歡迎,大型紅色歌劇《張思德》已駐場演出多場。”儀隴縣文廣旅局黨組書記胡潤介紹,下一步,該縣計劃投資約5億元,建設大木偶劇場、木偶體驗館等。屆時,一個集木偶技藝傳承、制作體驗、實景展演,承接國內外木偶主題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世界木偶主題公園”將向世人呈現,進一步豐富該縣旅游業態。
儀隴展區吸引不少客商前來咨詢
2 “朱德故里”發出邀請函
“朱德故里 德鄉儀隴歡迎您……”7月5日,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內,儀隴展區里人頭攢動,屏幕上不斷播放著儀隴旅游宣傳片。
筆者注意到,儀隴展區以紅色為主色調,以朱德同志漢白玉塑像海報為主打圖,彰顯了儀隴紅色旅游的獨特魅力,在展會上格外耀眼。
在形象展示區內,剪紙篆刻、根雕作品、客家掛面、丁缸酒等幾十種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非遺項目琳瑯滿目,體現著儀隴濃厚的三鄉文化、客家文化。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了篆刻、剪紙等技藝,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成都市民張先生認真地觀看了現場剪紙,“一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真是獨門絕技。”張先生拿起剪刀,饒有興趣地嘗試了一番。
在宣傳推介區,身著客家服飾的妹子現場為觀眾推銷商品。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的講解員現場發放宣傳資料,并耐心接受咨詢。當天,儀隴充分利用現場推介會、招商推介會等平臺,通過演講、PPT展示,廣泛宣傳儀隴的文旅資源。本屆游博會上,儀隴專題推介覆蓋千余人,發放宣傳資料上萬份。
儀隴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三鄉文化底蘊厚重,客家文化氛圍濃厚,自然環境宜居宜業,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近年來,儀隴縣緊緊圍繞“朱德故里 德鄉儀隴”紅色旅游形象定位,積極展示儀隴文化旅游新形象,并向全國各地游客發出邀請:“朱德故里 德鄉儀隴歡迎您。”
藝人現場展示儀隴剪紙。
3 儀隴文旅做大“朋友圈”
“感謝政府搭建的平臺,讓企業走出儀隴,讓文化旅游產品走向全國。”7月7日,2019成都“游博會”落下帷幕,儀隴縣藝雕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仁太收獲滿滿:“3天展會,我們的根雕作品被萬余人次關注。一位客戶直接訂了20件,一筆交易就達3萬余元。”
根雕從儀隴搬到成都,也讓王仁太的心飛得更遠。“參加‘游博會’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也建立了更廣的朋友圈,對我們的產品更有信心,更值得期待。”王仁太說,下一步,他將把根雕藝術與“兩德”文化、紅色文化深度融合,創造更具豐富內涵的產品。
和王仁太一樣,戈葡酒業、同耕紀、客家兄弟等企業在本屆“游博會”上均受益匪淺,不僅產生了訂單,還宣傳了產品,提高了企業知名度,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據統計,3天時間,現場交易額和訂單合同額約100萬元。參展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將依托“全國紅色旅游示范區”這張名片,以天府旅游名縣創建為契機,讓儀隴文化旅游產品“紅”遍全國。
該縣文廣旅局黨組書記胡潤則認為,參加本屆展會,看到了其他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候選縣的長處,深受啟發。下一步的工作中,儀隴將大力推動文化和旅游資源融合發展,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做好朱德故里景區提檔升級,進一步豐富張思德紀念館的旅游業態,打好“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這張牌,做好三鄉文化文創產品的開發等,早日成功創建為天府旅游名縣。(記者 馬永紅)
大頭條 幻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