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來自漢中的游客何毅輝一家來到朱德故里景區(qū)國防教育園,一件件大型實物兵器讓他們十分震撼。“從中可以領略中國兵器文化的獨特魅力,探尋中國兵器裝備的無窮奧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焙我爿x自豪地說。
在擦亮紅色旅游“金字招牌”的同時,儀隴縣堅持以“紅”帶“綠”,發(fā)展紅色旅游、鄉(xiāng)村旅游,推動“紅色旅游+生態(tài)休閑+消費體驗”無縫銜接,形成全域旅游產業(yè)鏈。
以“紅”帶“綠”文化體驗更多元
“大田栽秧排隊排,莫把腰桿撐起來,大田栽秧行對行,請大家都來幫忙……”栽秧號子響徹琳瑯山間,參賽者彎著腰,一只手拿秧苗,一只手正麻利地插秧……近日,朱德故里景區(qū)四方田內熱鬧非凡,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找尋紅色記憶,體驗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最美的鄉(xiāng)愁記憶?!敝貞c游客馮玉媛指著滿身的泥土高興地說,這次活動,讓她找回了兒時的回憶。
儀隴是朱德元帥和張思德同志的故鄉(xiāng),紅色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和標桿性,先后開發(fā)建設了朱德故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國防教育基地、朱德銅像園、“德”字園、張思德紀念館等景區(qū)景點?!耙胛慰蛠眢w驗紅色文化、聆聽紅色故事、感悟紅色精神,必須深挖紅色旅游內涵,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新業(yè)態(tài),給游客不一樣的旅游體驗?!眱x隴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采取“紅+綠”的旅游模式,發(fā)揮紅色文化與生態(tài)資源的疊加效應,是該縣全域旅游發(fā)展的方向。
農村活兒對城里人來說是一件新鮮事兒。大力開展農耕文化體驗活動,讓游客身上帶露珠,腳上沾泥土,讓鄉(xiāng)村看得見青山,望得見藍天,記得住鄉(xiāng)愁,讓馮玉媛等眾多游客,既能體驗到鄉(xiāng)村游的樂趣,領略到原生態(tài)的美景,還能與孩子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消費者在一個景區(qū)能體驗到多元文化,不僅達到了旅游放松的目的,還能觀文品史,體驗生活,意義非凡?!瘪T玉媛如是認為。
農旅融合 各方參與更多元
“客家水席名不虛傳。”6月24日,在朱德故里景區(qū)內玉蘭村的一農家樂里,幾口下肚,巴中游客陳佳妮贊不絕口。說話間,服務員又麻利地將直徑1米的蒸籠擺上桌,蒸籠里端端正正擺放著“九大碗”,豬肘子、洗沙肉、墩子肉、帶絲土雞、蒸酥肉等主菜,色香味俱全,令大家的味蕾頓時沸騰起來。
客家菜有底蘊、有故事,最能彰顯客家文化。在客家水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當?shù)剞r家樂結合本土文化,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背后的故事,讓客家水席更有底蘊、更具特色,讓消費者享受口腹快感的同時,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參觀完紅色景點、吃完客家水席后,陳佳妮沒有著急趕往下一個景點,而是選擇住在景區(qū)內的民宿里?!白谠鹤永锏奶梢紊?,拿著一把蒲扇搖一搖,很是愜意。晚上異常安靜,睡得特別踏實?!苯y(tǒng)一的川北民居風格,外觀看是一座普通的川北民居,里面卻干凈整潔,空調、電視、網(wǎng)絡、淋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絲毫不亞于大酒店,“民宿周圍綠林蓊郁,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當然睡得安穩(wěn)了?!保ㄓ浾?李斌 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