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故里景區。 記者 張力/攝
儀隴縣位于川北低山與川中丘陵過渡地帶,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三鄉”文化底蘊厚重,客家文化氛圍濃厚,自然風光秀麗,城市宜居宜業,旅游資源具有獨特性。近年來,儀隴縣堅持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依托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獨特的生態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文旅經濟,文旅融合譜寫出嶄新篇章。
4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公布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和文化旅游產業優秀龍頭企業名單,儀隴縣正式入選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當前,儀隴縣正舉全縣之力創建天府旅游名縣。
31個文旅重大項目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4月25日上午,記者在朱德故里景區客家民宿博覽園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幾十名工人忙著支木、綁鋼筋、拌混凝土,一輛輛運輸車來來往往,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該項目是儀隴縣文化和旅游產業重大項目之一?!绊椖糠謨善诮ㄔO,總面積105畝,主要建設客家祠堂、商業街、木偶劇場、土樓酒店、新派茶樓,建成后將成為朱德故里景區重要旅游景點?!表椖楷F場負責人景勇介紹,項目自去年8月開工以來,嚴把質量、進度、監督、信息公開四個關口,倒排工期、優化工序,調整人員配置,保證建設進度有序推進。目前,客家祠堂、新派茶樓、商業街主體施工完成,計劃10月開園迎客。
儀隴有30多萬客家兒女,是四川客家人聚居區之一。儀隴縣建設客家民宿博覽園,旨在提升朱德故里景區實力,促進“紅色旅游、客家文化、三鄉文化、農耕文化、休閑度假”融合發展。據了解,客家民宿博覽園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1187平方米。其中,群眾自住回遷房約12000平方米,公共事業用房約5000平方米,商住用房約54187平方米。建筑總體設計風格為客家民宿仿古建筑,與景區風貌相協調相融合。
“客家民宿博覽園是儀隴縣推進文旅融合的典型?!眱x隴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兵介紹,儀隴搶抓建設天府旅游名縣契機,圍繞建設全國紅色旅游示范縣目標,堅持全域旅游理念,突出紅色文化旅游、“三鄉”文化旅游、鄉村生態旅游,推進文化旅游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當天上午,記者在位于儀隴縣新政鎮春暉路一段的“三鄉”文化廣場看到,不少市民在這里玩耍休閑。廣場左臨張思德紀念館、縣科技館,右靠金松湖城市生態公園,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
“‘三鄉’文化廣場的建設,將進一步滿足市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弘揚剪紙、篆刻、書法等本土文化,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這也是我縣為加快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實施的項目之一?!崩畋嬖V記者,儀隴縣正積極籌備將紅色景點張思德紀念館、綠色景點金松湖城市生態公園、文化藝術景點“三鄉”文化廣場進行聯合整體打造,力爭創建國家4A級景區,進一步豐富旅游景點和城市文化內涵。
近年來,儀隴縣積極推動“旅游+”融合發展,建成或在建的重大文化旅游項目31個,完成文化和旅游實際投資金額142億元。其中,完成朱德故里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安溪潮村鄉村旅游景區建設、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等重大文旅項目24個;朱德故里景區5A提升、客家民宿博覽園、金松湖城市生態公園等在建文旅項目7個。整合各方資金,帶動社會資本共計投入100億元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挖掘“兩德”文化內涵 做響紅色文化品牌
儀隴是朱德元帥和張思德同志的故鄉,紅色文旅主題資源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較強的標桿性。儀隴縣先后開發建設了朱德故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防教育園、朱德銅像園、德字園、張思德紀念館等。
人如織、車如流,是春節期間朱德故里景區的常態。據儀隴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朱德故里景區吸引各地游客34.95萬人次,接待人數創新高,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2億元,同比增長54.5%。
春節期間,位于儀隴縣城的張思德紀念館旅游景區也是游人如潮。外出打工的王東海春節期間回到家鄉儀隴,專門帶著家人到張思德紀念館游覽。張思德紀念館旅游景區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氛圍,給他們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我們深挖儀隴本地特色資源,強化對旅游產品的打造,不斷增加游客的體驗感和參與性?!崩畋榻B,儀隴先后打造特色民宿、星級農家樂、示范休閑農莊、星級森林人家等特色業態經營點72個;培育“客家水席”“朱德簡餐”等餐飲品牌;推出《琳瑯丹心》《張思德歌劇》等劇目;開發紅色文創產品和榨菜、戈葡紅酒、醬瓜等特色旅游商品37類;推出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訂單農業、農事體驗等農耕活動……通過文旅結合、農旅結合、商旅結合,儀隴旅游商品更加多元,旅游元素更加豐富。
儀隴先后舉辦中國女子排球精英賽、“峨眉傳奇”國際拳王爭霸賽、四川大眾跆拳道錦標賽等文化旅游活動和體育賽事;完成南充駐成都辦事處“儀隴紅色館”建設;利用央視等媒體推介儀隴旅游美景、宣傳儀隴文化,“朱德故里·德鄉儀隴”旅游品牌形象的鮮明特色不斷深入人心。
2018年,儀隴縣共接待游客748.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1.1億元。
當前,儀隴縣正加快項目實施,推進集散中心、旅游廊道、旅游廁所、工業旅游、智慧旅游等配套建設,籌辦學術研討會、鄉村旅游節、客家美食節等文旅活動,積極開展旅游安全監管執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旅游志愿服務等攻堅行動,做精旅游業態、做優旅游配套、做響旅游品牌;著力打造集紅色旅游、特色小鎮、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健康醫養等業態于一體的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
上下聯動緊鑼密鼓 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2018年,儀隴縣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旅游內涵,促進文化旅游產業轉型發展、融合發展,全力把紅色旅游培育成儀隴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記者了解到,當前,儀隴縣正緊鑼密鼓開展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工作。
1月18日,儀隴縣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推進會在儀隴會堂召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儀隴縣委書記陳科強調,要對照標準、彌補短板,全力以赴爭創天府旅游名縣,為推動縣域旅游發展、加快建設“三個示范縣”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月21日,儀隴縣委副書記、縣長、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指揮部指揮長郭宗海前往川北客家掛面、儀隴客運站、紅色經典廣場、張思德紀念館、“三鄉”文化廣場、金松湖城市生態公園等重要節點,調研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工作。
3月21日,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名單公示,儀隴縣成功入圍。
4月8日,儀隴縣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推進會在儀隴會堂召開。
4月22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專題講座在儀隴會堂舉辦,四川康輝旅游創始人、四川小丁縱橫創意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策劃總監、全國23位特級導游之一的周小丁作專題輔導,進一步深化了全縣上下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新認識、新理念,提振了該縣培育和壯大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
“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我們有需要、有愿望,更有責任和使命,因此創建目標必須堅定不移。”陳科表示,儀隴將深入挖掘“兩德”文化內涵,做響紅色文化品牌,做精線路點位,做優旅游環境。同時,廣泛動員干部群眾關心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記者 楊曉江)
原標題--儀隴:文旅融合譜新篇
大頭條 創建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