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總布局
●順高嘉同城發展、 南西蓬一體發展、 閬南儀協作發展、 營山融渝發展;
●重點支持順慶、 南部等地做大做強經濟實力,積極爭創 “縣域經濟強縣”;
●支持閬中、儀隴等地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產業,積極爭創 “天府旅游名縣”;
●支持蓬安、西充等地加快綠色發展,積極爭創“生態建設標桿縣”;
●支持高坪、嘉陵、 營山等地加速壯大實體經濟,積極爭創 “縣域經濟 先 進 縣 、 進 步縣”。
●本報記者 杜杰
2018年,南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6億元,在川東北率先邁入“2000億俱樂部”,增長9%、創5年來新高,增速居全省第3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保持全省“一方陣”,爭先進位勢頭更加強勁。
全市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步向好,離不開縣域經濟強有力的支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順高嘉同城發展、南西蓬一體發展、閬南儀協作發展、營山融渝發展”為總布局,大力支持縣域優勢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全市九縣(市、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結合自身實際,發揮各自特色,充分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實現了特色發展、錯位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發展之路。如今的南充,正以飽滿的發展激情積極構建“一主一副、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全市呈現出“主城三區一馬當先、其他縣市競相發展、全市上下擊鼓奮進”的局面;如今的南充,正朝著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目標闊步前進!
1 順高嘉三城同構 特色發展做大做強
4月13日,周六,順慶區雙女石公園里,花木繁茂,游客眾多。“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棚戶區,沒想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美麗的公園。”見證這片土地華麗蛻變的市民李倫感慨不已。
5棟樓宇一字排開,深藍色玻璃外墻恢弘大氣,高坪區下中壩片區,川東北金融中心拔地而起。緊靠金融中心的嘉陵江邊,占地1035畝的繽紛水岸濕地公園內游人如織。
3萬平方米的廣場,蘇式園林風格的亭臺樓閣、假山小橋,環形騎行綠道貫穿景點……嘉陵區“黃金江岸”春暖花開,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又一好去處。
科學規劃,精心打造,順高嘉同城發展,主城三區的城市顏值和城市品位顯著提升。生活其間,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不斷增強。
壯大縣域經濟,特色產業是支撐。
南充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二期,中科九微、華訊方舟兩大高科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高坪區現代物流園內,南鑫鋼材城的智能監控室里,鋼材城生產情況、物流情況、貨物吞吐量等一目了然。嘉陵區創業小鎮B棟大樓樓頂,一排排柔性太陽能電池板格外醒目,這樣一組光伏發電系統,一年可發電近7萬千瓦時……
主城三區圍繞定位,特色發展,做大做強,一馬當先。
順慶區圍繞建設主城功能核心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宜居宜業示范區的發展定位,依托中國重汽、日上集團、四川人本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特種汽車、軌道交通、無人機等高端裝備制造業,形成百億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高坪區以建設“城市門戶新高地、空港經濟新高地、對外開放新高地”為抓手,啟動建設會展中心,打造商務會展新城,發展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等產業,培育壯大以三環電子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百億產業集群。
嘉陵區擔當實體經濟主戰場、新城新區主戰場、創新創業主戰場,全力打好“三場攻堅戰”“三場突圍戰”,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 南西蓬一體發展 實現區域同城、產業同鏈、基礎同網
蓮花湖波光粼粼,尾水公園內綠意盎然,金領蓮花大酒店傲然挺立,金領大道筆直穿過……西充城南新區,從無到有,是該縣建設“南西田園新城”的起步區。據了解,南西田園新城是西充融入南充發展的重要板塊,是南西同城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區域。其規劃面積約80平方公里,可吸納人口30萬人,將圍繞西順嘉快速通道、國道212線、瀠華大道北延線三條軸線布局,做強西充主城區功能,建設沿多扶產業新城至南充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帶、城南至順慶的鄉村振興示范帶、西順嘉沿線宜居康養休閑帶,形成“一區三帶”空間布局。
目前,順蓬營一級公路建設正加快推進,順慶段柳樹埡隧道至搬罾鎮小河壩村段標美路路基施工已經結束。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起于南充市政新區,經蓬安縣正源鎮、長梁鄉、錦屏鎮、利溪鎮、河舒鎮和相如鎮,止于營山縣小橋鎮南大梁高速公路互通,全長85公里。該項目建成后,標志著南西蓬一體化發展邁出交通先行的重要一步,將增強南充中心城區對蓬安縣、營山縣的經濟、交通輻射能力,成為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通道。
《南西蓬一體化空間發展規劃(2018—2035)》將南西蓬一體發展的總體目標定位為:打造“美麗中國的嘉陵江篇章”,重點建設內陸開放窗口城市、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繁榮宜居幸福城市、創新發展產業城市和人文鄉愁旅游城市。要實現高點定位、緊跟成渝、領跑區域的南西蓬一體發展戰略,就要努力實現區域同城、產業同鏈、基礎同網,這是南充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重大戰略決策。
對接同城發展、一體發展,西充縣將實施“三產融合發展”和“三化互動發展”兩大戰略,全力打造“三地三園”,全力推進“六大工程”,強力推進與南充主城區的快速接龍。蓬安縣將加快產業承接,提升配套能力和加快功能銜接,接受輻射帶動,主動承接南充主城區教育、文化、康養等功能疏導,把蓬安打造成為“南西蓬”同城發展的重要板塊、綠色功能區和核心增長極。
南西蓬一體發展,必將開拓南充未來發展新局面。
3 閬南儀協作發展、營山融渝發展 錯位發展競相開花
一排排青磚白墻的廠房沉淀了厚重歷史,一臺臺油氣未散的織機訴說著絲綢產業變遷,一個亦古亦今時光交錯的產業園正悄然崛起,這里,是正在建設的閬中古城文化創意產業園。閬中以建設好魅力古城、閬中水城、閬中賽城、宜華康養城等“四城同構”為代表的重大文旅項目為抓手,堅持古城、文化、生態、鄉村、美食“五牌共打”,做到吃住行游購娛“六路并進”,把閬中打造成為一方文化旅游勝地、醫療康養寶地、文教體育高地、生態宜居福地。
石拱小橋、湖光掠影,春光灑滿的“南部水城”子項目滿福島公園,各個景觀依次呈現,讓人眼前一亮。南部縣依托緊鄰嘉陵江的區位優勢,著力構建以紅巖子湖為核心、“南部水城”項目為載體,重點打造一座集旅游度假、文化體驗、宜居宜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旅游新城。
在儀隴朱德故里景區國防教育園里,陳展著曾立下赫赫戰功的飛機、大炮、坦克等大型實物兵器以及各式兵器實物、圖片、視頻和模型等,場面威武壯觀。趁著周末,高坪區居民劉永帶著5歲的兒子來到德鄉儀隴,參觀了朱德故居紀念館,又來到這座占地50畝的朱德故里景區國防教育園,讓兒子接受紅色文化洗禮。儀隴縣緊扣建設“老區振興示范縣、紅色旅游示范縣、美麗鄉村示范縣”發展戰略,將投資45億元提升朱德故里景區,促進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農耕文化、休閑度假四大板塊融合發展。
按照市委“營山要當好融渝發展排頭兵”的發展戰略,圍繞重慶機械、汽車制造產業,依托現有的機械汽配、大中型裝備制造等產業,營山縣致力于打造機械汽摩配套生產基地。目前,規劃面積11.18平方公里、建成面積5平方公里的重慶配套產業園已入駐機械汽配及相關企業10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其中,五四機械、奧龍鑄造、義豐亨機械、順發機械等企業,成為重慶長安、慶鈴、力帆、重齒、重機等企業的一級配套企業;盛美模具、精豐機械制造等企業正在加快建設;歐度新能源汽車、華莊道橋、明輝機電等企業建成并投入運營。重慶配套產業園成為營山縣融入重慶發展的創新之作,營山,融渝發展排頭兵當仁不讓。
順慶:爭當全市經濟發展排頭兵、領頭雁
【數據】
2018年,GDP首破400億元大關
2019年,力爭實現GDP增速8.5%
本報訊(記者 李然)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南充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四川和泰光纖有限公司,但見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現代化生產設備高速運轉。2017年,該項目正式開工,分三期建設。目前項目一期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2018年,順慶區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項目,縣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全年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17個,協議總投資320億元;實施110個重點項目。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增長9.5%,為4年來最高增速,保持了“全省第一方陣、川東北第一位次、全市一馬當先”的領先優勢,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2019年,順慶區堅持“主城功能核心區、高端產業聚集區、宜居宜業示范區”發展戰略,立足“城區、園區、景區”三大主戰場,聚焦十大重點工作,突出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項目推動、民生改善、鄉村振興、環境打造六大關鍵,以“10件大事”為龍頭,以105個具體項目為重點,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在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中,爭當排頭兵、領頭雁,力爭實現GDP增速8.5%,為爭創全省縣域經濟強縣邁出堅實一步。
嘉陵:兩臺“汽車”拉動實體經濟加速跑
【數據】
2018年,GDP同比增長9.4%,達到168.3億元
2019年, 確保GDP增長8.2%以上,力爭達到8.9%
本報訊(記者 李然)嘉陵工業集中區的南充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內,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基地拔地而起,重慶銀翔比速汽車項目正在快速建設中。發展實體經濟是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今,兩臺“汽車”正拉動嘉陵區實體經濟加速跑。
2018年,嘉陵區大力實施“1+3”工業倍增計劃,吉利一期初見成效,吉利二期、銀翔汽車加快建設,西南交大汽車產業研究院等項目簽約入駐,汽車汽配千億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凸酒酒業等企業完成技改,銀海絲綢等企業加快發展,三大百億產業集群質效齊增;白馬水街、巴蜀文化美食城新入駐知名商家122戶,城區商機人氣持續提升……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3億元,同比增長9.4%。
2019年,嘉陵區將緊扣“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發展目標,立足“三大主戰場”,推進“10件大事”,大力實施“產業年、項目年、開放年”行動,全面打好“九場戰役”,全力爭創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進步縣,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2%以上,力爭達到8.9%。
南部:產業興縣、工業強縣、實體富縣
【數據】
2018年,GDP實現350億元,同比增長9%
2019年, 力爭GDP增長8.6%以上,突破380億元、邁向400億元
本報訊(記者 李然)近日,記者走進國能南部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現場,只見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目前,該項目發電系統和辦公大樓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該項目于2017年9月開建,建成后,年消耗農作物秸稈和林木廢料約30萬噸,可生產綠色電力2.6億千瓦時。
2018年,南部縣以爭當“三個排頭兵”、爭創全市經濟副中心為目標,以“10件大事”為支撐,堅決推進工業強、城市美、鄉村興“三場大會戰”,堅持產業興縣、創新驅動為路徑,堅定“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絲紡服裝、機械制造”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大項目帶動戰略,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0億元,同比增長9%。
2019年,南部縣將聚焦脫貧奔康、產業興縣、建管并重、開放創新、民生需求、環境優化等六個方面,堅定“產業興縣、工業強縣、實體富縣”的發展思路,依托“1+3”產業體系,實現農林牧副漁增長3.9%;縱深推進“工業強”大會戰,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11.4%;依托八爾湖、升鐘湖、滿福島等旅游景區,實現三產增加值增長9.3%,確保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以上,突破380億元、邁向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