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民生大禮包送給老百姓。4月8日,記者從市民生辦獲悉,日前,市委辦、市政府辦正式印發《2019年全市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突出辦好30件民生實事,各級財政共計劃安排資金87.21億元。這些民生實事包括減免2.97萬名幼兒保教費、為22.2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中心城區城市公園改造提升工程、中心城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中心城區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等。
抓好民生實事 落實處見實效
清明節小長假前夕,市中醫醫院組織專家教授來到順慶區龍桂鄉五通山村,對全村老百姓免費進行健康體檢、送醫送藥。在體檢現場,醫療專家仔細為老百姓把脈問診,現場測量血壓、血糖等,并現場開藥、送藥。在檢查時,醫療專家還為每一名老百姓完善健康檔案,包括他們的身份信息、身體健康狀況等。“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我們將進行跟蹤檢查治療。”市中醫醫院一名負責人說,為農村老百姓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南充實施的民生實事之一,他們將持續組織醫務人員進農村、進社區,為更多老百姓送醫送藥。
我市不僅把老百姓的健康掛在心頭,而且還把就業問題作為頭等大事。3月底,家住順慶區東南街道學院街社區的吳素群來到社區居委會,希望社區能幫助她找到一份工作。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吳素群以前在附近做鹵菜生意,因為起早貪黑,沒有精力照顧家中的兩個孩子,因此希望找一份能夠按時上下班的工作,一方面能有穩定收入,一方面能有時間照顧孩子。接到吳素群的請求后,學院街社區工作人員立即四處聯系,最終為她在嘉陵工業集中區一家服裝廠找到了工作,月收入近4000元。
連日來,記者踏訪南充城鄉發現,一項項民生實事正在得到落實,如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公路建設、地質災害排查、新建和改建公共廁所、建設村文化活動室等,各個施工工地如火如荼,工人們在加快施工趕工期。
構建責任體系 推進民生實事
4月8日,記者從市民生辦獲悉,按照部署,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突出辦好30件民生實事,各級財政共計劃安排資金87.21億元。
據了解,30件民生實事包括減免2.97萬名幼兒保教費;為7.5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為22.29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支持選派107名教師到“三區”支教;免除6萬名中職學生學費;持續為全市635.1萬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為重點人群,免費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14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3.9331萬套城鎮危舊房棚戶區和3.4984萬戶農村危房改造;新(改)建農村公路555公里;持續實施城市供水城鄉垃圾污水處理專項行動;社會治安防控工程;新(改)建公共廁所607座、農村戶廁5.1722萬戶,以及實現450個“五館”免費開放、實現5個體育場館免費開放或低收費開放,全市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等等。
根據《2019年全市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掛帥出征、掛圖作戰、掛責問效”和“一事一主體、一主體一責任人”要求,在全市上下構建銜接緊密、層級清晰的民生工作推進責任體系,對今年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逐個確定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明確執行進度節點及完成時限,確保項目落地、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對照下達的目標任務,按照項目和資金執行進度節點及完成時限要求,科學安排進度,實行節點管理,加強過程管控,切實抓好項目推進和資金撥付工作。
同時,市民生辦將強化督導檢查,逐月排查梳理,對欠進度民生實事項目“發點球”督促整改落實;對措施不力、推進滯后的有關責任單位,適時予以通報批評,并扣減單位年度考核分值。
中心城區實施多項民生工程 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看到,在今年市委、市政府實施的30件民生實事中,中心城區將實施城市公園、背街小巷、主干道改造提升等民生工程。
其中,在中心城區城市公園改造提升工程方面,實施“印象嘉陵江”生態濕地公園建設、北湖公園建設、黃金江岸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氣象公園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舞鳳山公園(含正興街、鳳鳴路北延線)建設、果山公園片區建設等6個城市公園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中心城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方面,實施順慶區府街、小東街、青年街道路改造、6條道路立面改造及斷頭路建成通車,高坪區青松路、通元路、望城路、育才街改造,嘉陵區嘉興路、糧豐街改造等15條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環境。
在中心城區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方面,實施順慶區北干道綜合提升改造;高坪區江東大道二期、陽春·安漢路提升改造;嘉陵區春江路、燕京大道道路改造及嘉陵大道綠化提升,火花路(含高速路口至嘉南路至火花路段)、長城路道路綜合改造,陳壽路、都尉路等11條干道提升改造。(記者 李奎)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