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支持、子女就學等
將在全省建設各類“星創天地”30家,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孵化服務
將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障示范創建活動
計劃建30所農民工培訓基地,幫4萬名農民工提高技能等級
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為農村勞動力送崗位下鄉、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孵化服務……我省2019年度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項目計劃清單已于近日出爐,包括省人社廳、省農勞辦、省總工會、省民政廳等32個部門共提出64項服務保障農民工項目計劃,涉及農民工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支持、子女就學、留守人員關愛等多個方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十六條措施》的具體舉措。
在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方面,我省將通過對農民工實名制信息動態管理、按季度更新農民工轉移就業信息、通過“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送崗位下鄉”等招聘活動,促進農民工就業。對困難農民工,通過提供公益崗位安置和就業幫扶,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具體而言,人社和農勞部門,今年將幫助8萬名農民工轉移就業,幫助3000名農民工(職工)創業,撬動小額貸款3億元以上,同時帶動3萬人就業。科技部門將在全省建設各類“星創天地”30家,為農民工等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孵化服務。
為解決外出農民工后顧之憂,今年民政部門將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障示范創建活動。
建立留守老人定期巡訪制度,為全省農村60周歲以上散居特困老人,居家養老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殘疾、獨居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及農村低收入家庭中80周歲以上的居家養老人員,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支持。省婦聯將投入140萬元開展“技能進家、媽媽回家”活動,全省婦聯培訓農村婦女不少于3萬人次。
今年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也將加強,省總工會計劃建立30所農民工培訓基地,幫助4萬名農民工提高技能等級。省人社廳、省農勞辦將投入3億元改造提升“川字號”勞務品牌,通過120家省級勞動培訓基地,為30萬農民工提供勞務品牌、返鄉創業、崗位技能提升等培訓。省林業和草原局將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納入林業科技推廣下鄉行動支持范圍。省商務廳計劃開展電子商務培訓農民工3000人,打造一批在電商、家政護理領域的農民工勞務品牌。
在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方面,今年將實現省內公辦學校均對隨遷子女開放。支持社會力量辦教育,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學位等形式,由民辦中小學接收部分農民工子女,政府按照人頭補助經費。省教育廳將把接收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情況納入開學檢查,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