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柳埡鎮污水處理廠
2月11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截至1月下旬,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建成217座、在建133座、待建87座。2019年底,將基本實現鄉鎮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污水處理廠投運 改善水質與環境
2月11日上午,記者在儀隴縣柳埡鎮污水處理廠看到,剛進入生化池的水體黑中泛白,生化曝氣池氣泡翻滾。而在排放口,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水水質清澈,如涓涓清泉。
“以前,生活污水都是通過明渠或暗渠排放,經常漫到道路上,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后,污水經過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绷鴪烘偠问瘓捍宕迕裢豕鹪聘嬖V記者,污水處理廠運行后,不僅徹底改變了村里污水橫流的狀況,村民的生活環境也得到改善。
“我市鄉鎮污水處理工藝設計執行一級A標排放標準。”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處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作為農業用水或排入江河。如此,不僅保護了水環境,還提高了水資源綜合利用率。
采用PPP模式 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
“目前,我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主要以縣為單位,采用PPP模式實施,將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日常管理等統一‘打包’。”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采用PPP模式后,污水處理廠由企業投資建設,政府逐年補貼建設費用并支付污水處理服務費,這樣就分攤了成本、減輕了資金壓力,加快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速度。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通過PPP等模式,采用組合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高效復合式厭氧+短程硝化(HASN)”、A2/O生化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射流曝氣生物濾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等污水處理工藝,在全市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217座。
“目前,我市90%的鄉鎮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鄉鎮污水處理廠投運后,每天能處理污水12.52萬噸,大大提高了南充鄉鎮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為南充綠色生態系統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了保障和支撐。
在線監測污水處理情況 確保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這個監控平臺可以24小時監測鄉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水的COD、氨氮、總磷等水質指標?!痹诩瘟陞^吉安鎮污水處理廠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新投運的污水處理在線監測系統,能實時清晰呈現污水終端出水水質。
據了解,為切實提高環境治理和監管水平,2018年,南充積極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在200余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水質在線監測站,對全市污水處理廠進行監測管理。
“通過自動化、信息化等技術手段,更加科學、準確、實時地掌握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笔协h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力度,定期安排專人對污水處理廠開展專項督查,消除黑臭水體,確保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記者 梁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