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星期日,儀隴縣文星鎮全體干部都沒有休假,而是進村對農戶反映不達標的安全飲用水取水點進行核查。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儀隴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縣頭等大事和中心工作,2017年,成功退出貧困村130個、脫貧2.9萬人,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10.1萬人減少到7761人,貧困發生率從10.7%降至0.82%。今年,該縣將瞄準“高質量、高位次脫貧摘帽”目標,鉚足干勁、精準發力,全面吹響脫貧攻堅“春季攻勢”的沖鋒號。
抓住兩個關鍵 完成核心補短
“老唐,你這個水井不錯,春旱時期水量有保證。”文星鎮水利辦干部劉偉同村干部查看了劉家溝村村民唐遠才家的水井。這之前,唐遠才擔心飲用水不達標,向村上反映情況。鎮村干部第一時間趕到他家,詳細查看了水井的水源、水量。聽到檢查結果后,唐遠才的顧慮這才消去。
脫貧摘帽決戰決勝時期,儀隴縣狠抓安全飲用水保障和住房保障兩個關鍵,完成核心補短。在飲水保障方面,各鄉鎮統籌協調,對全縣269個村、1264戶農戶反映的可能存在飲水不達標的問題進行了第一輪詳細核查。縣水務局與縣疾控中心組成56人聯合摸排核查隊,分成8個小組,在鄉鎮核查的基礎上,再次全覆蓋地對安全飲水工程的水量進行核查、對水質進行取樣檢測,確保每戶村民都能吃上放心水、安全水。在住房保障方面,3月底前,確保所有安全住房配套設施完善、農戶全部入住。
圍繞群眾認可 做好鞏固提升
“老爺子,你看你家還有啥子搬不動的,我們來幫忙。”3月7日,儀隴縣人民醫院第六駐村工作組來到土門鎮小營灣村貧困戶何登林家,幫助他干農活、做家務。工作組成員蔣勇全告訴記者,村里有很多像何大爺一樣年紀大的貧困戶,很多粗活、重活都干不了,工作組每次來村里都力所能及地幫著做一些。
“春季攻勢”發動以來,該縣圍繞群眾認可,扎實做好鞏固提升。在時間上充分保證,3月起,聯片包鄉的縣級領導切實履行牽頭攬總職責,每周駐村時間不得少于2天;學校、醫院、衛生院等幫扶單位的幫扶責任人每半月入戶不得少于1次,縣內其他幫扶單位的幫扶責任人每10天入戶不得少于1次;只幫扶1個村的工作組每周進村入戶時間不得少于2天,幫扶兩個村的工作組每周不得少于4天,幫扶3個村的工作組必須全脫產開展工作。在特殊節點,按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積極幫助弱勞、缺勞、無勞戶搶栽搶種,與聯系幫扶戶同勞動同生活。
通過加強與群眾直接溝通交流,收集梳理社情民意,及時化解民訴民怨,將群眾“上訪”變為干部“下訪”,將群眾“上提”變為干部“下問”,將矛盾“上交”變為問題“下解”,密切干群關系,增進干群友誼,提升群眾認可度。
逗硬督查暗訪 倒逼工作落實
“都享受了哪些扶貧政策?”“對村上和工作隊的幫扶措施滿意嗎?”“還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困難?”……近日,儀隴縣委書記陳科采取不打招呼、隨機抽取和進村入戶調查相結合等方式,督查當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推進情況。順著蜿蜒的水泥路,陳科先后來到芭蕉鄉中原村鄧友福、陳平樂、魏澤珍、鄧友禮、鄧如康等貧困戶家里,實地調研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每走進一戶貧困戶家中,他都要打開衣柜看看,敲敲糧柜聽聽,還來到廚房打開水龍頭,了解安全飲用水情況,并就督查中發現的個別貧困戶存在清潔衛生、旱季缺少生活用水等問題,一一與在場的鄉鎮、村組干部交流。
圍繞“重在落實”這個關鍵,該縣逗硬督查、強化追責,倒逼工作落實。在住房保障、安全飲水補短工作完成后,從3月16日至31日,由聯片包鄉縣級領導牽頭,圍繞住房保障、安全飲水兩個核心指標開展自查整改。同時,由包鄉巡察組和縣上暗訪組對照階段工作,按時間節點,開展日常巡察或點對點暗訪,對履職不到位或工作推進不到位的,認真梳理原因,找準癥結,視情況予以追責。(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