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麗
2月2日,記者漫步在儀隴縣度門鎮的陳家河邊,只見一河碧水緩緩流淌,岸邊三三兩兩的釣魚愛好者正在垂釣。自從陳家河有了“保潔員”,河道再現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象。
為讓天更藍、水更清、土更凈,2017年,儀隴縣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顯著成績。1月29日,儀隴縣召開環保工作會議,安排部署2018年全縣環保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行動,加快解決好目前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并建立起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
治水 三級“河長”全覆蓋
作為陳家河的河道管理員,劉家春經常到陳家河沿岸巡查。劉家春坦言,陳家河過去無人看管,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自從河道有了“保潔員”,以及沿岸面源污染的減少,河水越來越清澈了,“最近幾個月的抽檢數據顯示,陳家河水質一直保持在III類以上。”劉家春高興地說。
水質的改善,得益于該縣大力實施的治水攻堅戰。過去一年里,該縣堅持自下而上全面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起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分別落實縣、鄉、村各級河長22名、96名和563名,并細化明確各自的“責任田”。面向社會招募河道管理員、義務監督員,嘉陵江儀隴段、流江河和肖水河等22條江河都有了“守護人”。截至目前,全縣“河長制”工作體系已初步建成。
通過“河長制”的實施,該縣水務局對全縣57個鄉鎮境內的主要江河庫名錄、入江河庫排污口的排放位置、污染源等情況進行了精確調查,掌握了全縣江河庫的第一手資料,并委托第三方機構為流經該縣的所有江河編制了“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同時,大力開展城鄉水污染治理,從源頭上解決水污染問題。
治污 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這天真藍,太陽出來暖洋洋的。還是家鄉的空氣好??!”2月3日,回老家過年的趙先生和父母漫步在儀隴縣城濱江大道上,看著眼前的美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趙先生感慨不已。
“2017年縣城空氣質量達標率達到91.2%,較2016年提高了10.9%。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儀隴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李奇指著這些數據說道。
如何實現綠水長清藍天常在,2018年,儀隴縣將扎實推進“綠化儀隴”行動,穩步推進林業體制改革,嚴格規范林地流轉,加大封山育林和公益林管護力度,實施國省級森林公園和城周森林公園建設,新增造林2.6萬畝、城鎮綠地6300畝,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38%。
在做生態“加法”的同時,該縣還將做好治污“減法”。強力整治砂石料場污染河道亂象,探索黑臭水體治理PPP模式,規范鄉鎮垃圾收運體系,嚴格農村面源污染管控。大力開展揚塵治理、秸稈焚燒治理,以及磚瓦行業整治等專項行動,完成土壤污染調查。
同時,該縣將堅持以環保倒逼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加快推進溫氏、海升等種養企業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創建節約型機關,開展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努力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相關鏈接
明察暗訪“回頭看” 嚴防環保問題復發反彈
“去年,我們收到群眾舉報稱,儀隴縣大寅鎮樓房村的磚廠、 炭廠污染環境。接報后,縣環保局分管負責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情況, 縣紀委隨后啟動問責程序。磚廠、炭廠污染環境的問題迅速得到整改?!?月3日,儀隴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李奇告訴記者,對于中、省環保督察交辦案件和群眾舉報案件,該縣壓緊壓實縣級部門和鄉鎮的主體責任,按照“五個第一時間”“五條辦理標準”“三個堅決防止”要求, 全力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環保突出問題。截至2017年底,關停環保不達標養殖家65家、屠宰場52家,整改和關停磚廠58家。落實建筑工地“一硬四有”,辦結60件中、省環保督察交辦案件。
“儀隴是人口大縣、農業大縣。群眾在生產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廢棄物,環境問題容易反彈。為此,我們加大力度進行環境監測,并開展‘回頭看’行動?!崩钇嬲f,為守護好碧水藍天, 儀隴縣除做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外,還強化責任落實,做好突出問題整改“回頭看”工作,對已經辦結的信訪件采取明察暗訪的形式殺“回馬槍”,嚴防復發反彈。深化畜禽養殖、建筑工地、砂石采挖等行業的污染整治力度,加大對“散亂污”的檢查和督導力度,進一步鞏固“散亂污”整治成果。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回頭看”行動,檢查已關停和整改后的養殖場是否復養、是否鞏固前期治理成果等。
同時,通過12369環保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收集群眾對環境問題的訴求,及時協調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查處,確?!笆率掠谢匾簟⒓新鋵?。(原標題: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