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少年業余體校位于風景優美的金魚塘旁,體校現有受訓孩子120名,他們分別參與體操、蹦床、乒乓、武術、羽毛球等多個項目的訓練。根據我國競技體育走向強盛要孩子抓起的基本原則。因此,各類運動員的培訓都從體校開始,到體校訓練的孩子年齡都很小,平均年齡在5歲至11歲之間。孩子到體校訓練有兩種方法:一是自己到體校去報名,二是體校教練去學校挑選有發展前途的體育苗子。
在體操訓練館里孩子們每天的訓練從壓韌帶開始,根據體校訓練大綱的要求,孩子們的訓練應每天都要突破一個極限。這個小男孩是按教練教的標準動作在壓韌帶,從眼神看來他從容正定。
,一個小女孩在練習豎劈叉,同樣屬于壓韌帶這一類訓練,從表情來看她顯得有些吃力,但背后的“刻苦訓練、嚴格要求”的訓示,使她不得不繼續堅持努力完成今天的這個訓練科目。
,這個小男孩的壓腿動作不規范且力度不夠,來自教練的助力讓他有些痛苦,但他任然是咬緊牙關堅持著。每個孩子剛開始練習壓腿時都會疼得大喊大叫,淚水直流。然而訓練從來就不會因為眼淚而停止。這個過程,是每個體校訓練的孩子都必須經歷的。
,和前面幾個小朋友相比,這個小女孩的橫劈叉動作相對規范,以地上的一根平衡木為標尺該動作相對規范。
,柔韌動作的訓練每天都要進行,并且強度不一樣,象這個固定動作的壓韌帶訓練方式每天要練習20分鐘。
,體校的孩子是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都只有在每天下午放學后到體校參加訓練,功課和訓練他們一樣都不能落下,所以比起其它同學他們更辛苦 。圖為幾個小女孩在練習倒立。
,幾個男孩子倚著墻練習倒立,這個固定動作每個孩子要堅持20分鐘,隨著訓練的深入這個時間會逐漸延長,并且也要逐漸脫離依靠物,為的是通過這種訓練要讓孩子們增強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
,紅紅(化名)6歲,已經訓練一年時間了,動作相對規范,在沒有倚靠物的情況下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身體平衡。
,每天的熱身運動后孩子們便開始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幾個單調乏味的肢體動作,他們要進行上百遍、千遍的反復訓練。因為只有練好了,才能像奧運冠軍那樣站在領獎臺上。在體校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冠軍夢。
,孩子們每天的訓練十分嚴格,教練要求每個孩子每天都要有一個突破,于是教練就站在旁邊目無表情地專找孩子們的茬,看哪些孩子動作不規范,糾正一兩遍后還是沒有改變的將會受到嚴厲批評。
,阿敏(化名)6歲,練習女子高低杠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由于今天發揮不好,一套動作連做了好多遍都沒有達到教練規定動作的要求,于是她受到了教練的嚴厲批評,此時的她汗水與淚水交織于臉心里的滋味無以言表。
,小雪(化名)今年6歲,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自己跟著外公外婆生活,想父母的時候也只能聽到電話里那頭傳來的聲音。她的夢想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能進入國家隊,參加奧運會,爭取獲得冠軍,讓爸爸媽媽不再為了她這么辛苦。小雪高低杠上的幾個動作已很熟練了,但下杠的幾個翻轉動作依然不規范,在教練的指導下一遍又一遍的練習。
,訓練館里7歲的小杰(化名)正在練習吊環,由于人小力度不夠動作也不規范,但身后的鮮紅國旗和“為國爭光”的口號激勵著他心中的冠軍夢。他想通過自己的刻苦訓練希望有朝一日能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
,小強(化名)5歲,在用教練自制的器械練習山羊全旋。由于國家財政下撥的體育經費大都投向了高級別的訓練隊伍,地方專項經費又不足,所以很多基層體育訓練學校長期處于經費短缺的困境。很多業余體校訓練場地和設施及訓練器材長期得不到維修、改造和更換,因此導致了基層體校面臨生存難。
,6歲的明明(化名)練習雙杠已有一年了,力度較好動作相對規范,孩子一年來的汗水沒有白流。但看到這個銹跡斑斑的器材大家的感受如何?
,在訓練館里,一名男孩正在練習蹦床的直體前空翻動作。對于孩子們來說,只有嚴格要求、刻苦訓練才能將蹦床上的幾套規定動作練得嫻熟。上世紀60年代,我國體育管理部門提出要加快從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步伐,于是產生了一切訓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從難、從嚴”的指導思想。
,程程(化名)6歲,平衡木上面的幾套動作相對規范是教練重點訓練對象,參加過省、市的運動會并獲得過名次。她說剛上平衡木那會兒很害怕,從上面摔下來過多少次已數不清了,但每次都是摔下來又爬了上去。
,打羽毛球看似簡單,但到了賽場上卻不是那么一回事。英子(化名)初一學生,在體校羽毛球訓練隊練習2年,每天放學后來體校羽毛球隊訓練,流過多少汗、流過多少淚她已記不清了。她的夢想就是要成為謝杏芳那樣的世界冠軍。
,和英子一樣,小梅(化名)也是體校羽毛球隊的一名隊員,為打好羽毛球她留了許多的淚和汗。因訓練強占了她們很多玩耍的時間,也搶走了她們的童年快樂,她們承受的只有嚴格的訓練,只為賽場領獎臺上那個冠軍的驚艷,而背后的付出是按年計算。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她們獲得“威爾順”杯羽毛球賽四川賽區女子雙打冠軍。
,相比其他競技體育項目,武術所具有的觀賞性和娛樂價值是吸引孩子和家長的重要原因。想練好武術,既需要艱苦訓練,又要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的感知。武術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等品質成為武術活動的最高準則與要求。圖為儀隴少林武校的孩子們。
,少林武校孩子們在練習橫劈叉。別看他們年齡小,動作相對規范。
,張杰(化名)9歲 ,在武校訓練5年了,一套大刀動作標準、規范、有力度,曾在省、市運動會武術項目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他的夢想不僅是冠軍還想考進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專業成為李連杰、成龍一樣的功夫明星。
,阿潔(化名)11歲,5歲開始在儀隴少林武校學習武術套路。基本功扎實,樁子穩,套路里柔中帶剛。曾在市運會武術套路比賽項目中獲得優秀獎。
,這是少林武校的幾個孩子在練習頭手倒立的基本功。這是練習散打的孩子每天的必修課,每個孩子要這樣頭頂地倒立20分鐘以上而且身體要求保持筆直。
,剛毅(化名)12歲,5歲開始在儀隴少林武校練習散打。通過多年的苦練如今的他出拳快、爆發力強,是少林武校的重點培養對象。在多次的武術散打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這些榮譽也見證了他7年來為練習散打所付出的血汗沒有白流。圖為他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散打,后面的墻壁上貼滿了優秀學員的照片。
,圖為體校體操隊全家福,從隊員身著的校服看,他們是來自不同學校的低年級學生。想成為冠軍,孩子們必須過關斬將,艱苦訓練,參加每年的省市運動會,成績突出的會被選入專業隊,成為一名職業隊員。然而,實現很殘酷,夢想成真的永遠是極少數,體校孩子冠軍夢的背后是幾多辛酸幾多淚,更多的孩子則是被淘汰在賽場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