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位于四川省儀隴縣,全鎮有人口4.1萬,文化底蘊深厚,是四川省級文明衛生鄉鎮。復興鎮有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傳統。鎮上的居民提前就邀約十里八鄉的親朋好友來參加一年一次的鬧元宵活動。元宵節上最熱鬧、最壯觀的場面要數擺“千人壩壩筵”。為此,各家各戶都精心準備自己家的拿手好菜要在“壩壩筵”上一展風采。
康正萍是復興鎮雙橋街的一戶居民,為辦好今天的“千人壩壩筵”全家老少齊上陣,買的買、洗的洗、切的切、煮的煮,忙得不亦樂乎。
正月十五這天康正萍和女兒龍芳一大早就去了鎮上的農貿市場采購了很多今天擺“壩壩筵”所需要的菜品,女兒龍芳背了滿滿的一背篼。
,回到家里理的理菜、切的切肉,母女二人和兒媳婦在廚房里忙過不停。
,廚房雖說很小但康正萍她們三人配合很默契,硬是要將自己的廚藝發揮到極致,早點把自己家的美食擺上筵席供大家一品美味。
,兒媳婦吳小蓉把加工好了的臘肉拿來準備煮了,女兒龍芳準備的雞也做好了。
,康正萍做的臘豬腿也做好了,兒媳婦正用菜刀把形狀比較大的豬腿切小。
,經過一陣忙乎后,她們準備的各種菜品下鍋上灶了。
,每年在擺“壩壩筵”之前都要進行耍獅子、舞大龍、踩高蹺等傳統項目和踏街文藝表演。
,今年看舞大龍的人真多,把大龍的圍了個水泄不通。
,由社區組織的踏街文藝表演吸引了眾多的人觀看。
,王忠富夫婦是鎮上年齡最長的老人,如今已83歲了。具他講,他兒時復興就有鬧元宵擺“壩壩筵”的傳統習俗。但復興擺“壩壩筵”可以追溯的歷史已無從查起了,上個世紀60年代生活困難時期復興擺“壩壩筵”的習俗一度中斷。改革開放后,現在大家生活物質都很豐富了,曾經中段的傳統習俗居民們又自發地組織起來了,而且一年比一年搞得好。
,經過一上午的精心準備,各家各戶的美味佳肴就要擺上筵席了,“千人壩壩筵”大幕即將拉開。下午4點多鐘龍芳和嫂子吳小蓉也在自家門前搭桌子準備擺筵席。龍芳說她家今天要搭5桌席可以供40人吃。
,客人剛坐下,康正萍就端出滿滿一鍋火鍋雞供大家品嘗。面對這么大一鍋色香味美的火鍋雞,坐在旁邊的游客感到十分驚訝。
,兒媳婦吳小蓉也將自己做的拿手好菜一一擺上筵席讓大家品嘗。
,康正萍家門前擺的“壩壩筵”。
,在“壩壩筵”上不論你是誰家的親朋好友,還是遠方來的客人,你想吃哪家都可以,也可以從街頭吃到街尾,熱情好客的復興人都歡迎你。這幾個小朋友估計吃了半條街了。
,康正萍把自家筵席擺好后和兒媳婦拿著碗筷去鄰居家的筵席品菜喝酒,你看她們婆媳的這個開心勁。
,康正萍一家向來她家筵席上品菜的客人們敬酒,謝謝大家來她家品菜,她們家只是復興眾多擺“壩壩筵”的居民中的一員。
,復興擺“壩壩筵”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拿著碗筷吃了這家吃那家,不論是否認識,你來我往都互致新年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