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醬瓜
儀隴醬瓜是久負盛名的土特產品,清同治十年(公元1861年)編纂的《儀隴縣志》在《食貨志`產物》篇醬瓜條下注明:“味甘而脆,遠近知名,除縣城,址一、二家,他邑仿之,弗良也”。民國十年間,儀隴醬瓜在成都花會上展銷時,曾獲得優質獎,至1931年(民國二十年),儀隴"春森茂"醬園生產的醬瓜,已遠銷云南、甘肅、陜西等省。
儀隴醬瓜以菜瓜和醬為主要原料,采用特殊工藝精致加工而成,其色澤晶瑩,有透明感,通體一色。切成細絲或薄片,煎炒網絲、網片、光滑鮮嫩,宛若魷魚,脆而不膩,細嚼慢咽,清香回甜,酒后佐飯,可釋膩腥,使人口齒生香,食欲頓起。
儀隴醬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儀隴胭脂蘿卜
儀隴胭脂蘿卜,在儀隴縣已有百年種植歷史,是儀隴縣獨有的地方特色產品。儀隴胭脂蘿卜從根須、表皮到肉全體色澤一致,因似女人使用的胭脂而得名。在清朝乾隆年間“儀隴胭脂蘿卜”、“儀隴醬瓜”、“儀隴黑豆瓣”,一起曾作為敬獻皇帝的貢品而揚名中外。“儀隴胭脂蘿卜”作為儀隴縣具有代表性特色產品,因其色澤鮮艷、鮮香脆嫩、營養保健而馳名中外,是四川境內所獨有的土特產。
儀隴胭脂蘿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儀隴黃酒
儀隴黃酒選用優質糯米、麥曲和,輔以琳瑯山脈天然泉水,運用獨特的“復式發酵、循環超濾”等十道工序精釀而成。有糯米陳酒、封缸酒、杜仲糯米酒、天麻糯米酒、當歸糯米酒等品種。其特點是:酒精度底(15度——16度),葡萄糖含量較高,并含有人體需要的13種氨基酸,香氣濃郁,芬芳沁心,質地甘醇,味甜爽口,色棕紅悅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男女老幼皆宜,四季可飲。享有“液體蛋糕”、“酒壇奇葩”之美稱,適量常飲,有舒筋活血,健身強心之功效。同時,它又是烹飪菜肴的調味佐料和除腥劑。
儀隴黃酒曾先后榮獲四川省二輕系統旅游紀念品獎、第二屆全國優秀旅游品二等獎 、首屆中國黃酒節名優黃酒評比優質二等獎。
儀隴大山香米
儀隴大山香米是我縣又一標志性特產。大山香米系列全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綠色食品種植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選用當年優質晚稻,經過拋光、色選等十七道工序加工而成,米粒晶瑩、顆粒欣長、潔白如玉、質粒完整、米飯油潤、香味濃郁、粘柔粘唇、口感極佳,聞有泰米之清香、食有東北大米之口感,特定的山區氣候和地理環境,加之天然的土地孕育,使之成為米中精品,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無污染、營養、安全的健康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儀隴大山香米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川北客家手工掛面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據權威統計,有1.2億客家人分布在全世界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儀隴縣有近30萬客家人分布在29個鄉鎮,涌現了朱德、張思德等客家精英,享有“川北客家第一縣”的美譽。
面條是古老的客家主食。數千年來,客家人在傳承中不斷創新,使這一古老主食煥發生機。“川北客家”手工面歷史悠久,其創始人是當地有名的“羅掛面”——羅勇。因以掛面為樂,人稱“樂掛面”。“樂掛面”把客家人300多年的手工制面工藝和羅家家傳6代的家庭制面秘方有機融合,并發揚光大研制出了“川北客家”手工面。
客家人走親訪友,逢年過節都有送掛面的習俗,一般是兩斤一把,送禮都是兩把面。如今,“川北客家”手工面因入口柔軟、嚼勁十足、回鍋不膩,成了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
“哈哥”牌兔肉干
俗話說:“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兔肉具有“三高三低”優勢(高蛋白、高氨基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高含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使兔肉成為百姓餐桌上的時尚佳肴。
“哈哥”牌兔肉干,精選基地優質兔肉,繼承傳統風味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研制開發出“哈哥”牌休閑、醬鹵、分割兔肉三大系列麻辣、微辣、燒烤、醬香、五香、口口香等多種不同規格風味的兔肉產品,成為國內市場的熱銷產品。
“正三和”牌紅油大刀耳片
紅油耳片是一道四川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于川菜系。主料是豬耳,以紅辣椒油等調味品調制而成。其基本特點是香辣微甜,質地脆嫩。
“正三和”牌大刀耳片,包含知名的肴怡、翡脆、賽大刀等不同規格的耳片系列,獨具特色的鳳眼豬肝系列,古香考究的大碗御丸、葉兒糕系列等,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美食,備受消費者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