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山海拔500余米,昔日大東山奇秀挺拔,樹木蔥郁,清泉縱橫。山上原古廟一座,歷經百年風雨的沖刷,這些古文化隨時光漸漸流逝。
明末清初社會動蕩,戰亂不繼,當地群眾為了躲避戰亂,于大東山要口分別修筑了東西南北四道寨門,而今僅存北門屹立在山頭,左右各刻上下聯:銀鑰森牢學嚴鄭管,金湯鞏固道葉燕京。
1933年9月,紅四方面軍獨立團在大東山頂安營扎寨,解放新政,并成立閬南縣第十三區新政市蘇維埃政府。地方反動頭目唐和鳳勾結匪首唐博安組織“反共扇子隊”400余人,攻打大東山,遭到紅軍沉重打擊。12月7日,國民黨29軍第一路司令李煒如指揮先遣司令譚習珍軍向大東山進犯,被紅軍用滾木磂石打傷三十余人,敵人倉皇逃竄。群眾將犧牲的紅軍烈士葬于山頂,至今還留有當年紅軍的營房遺址和操練場。
現在山頂居住著大東村一個社的群眾,山上良田沃土,花松翠柏掩映著農家小院,瓜果飄香,一派生機勃勃的新農村景象。(文字資料由新政鎮南門社區黃天倫收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