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廟
在立山鎮(zhèn)龍崗凈化廠所在地,有一座不高的小山,但山上古柏參天,茂盛濃密,形如一把巨傘將整個廟宇覆蓋得嚴嚴實實,給整座廟宇增添了神韻。廟中供有二郎神,手持趕山編,威風(fēng)凜凜,前來朝拜的百姓香火通行。
據(jù)考證,此廟建于1835年,相傳在陜西省有一位財主,雇傭了一貧民家的孩子割草喂牛,一天,這個孩子見一處茂盛的青草,喜滋滋地將其割掉,剛好裝滿一背篼,讓小孩高興的是,這窩草割掉后很快又長起來,小孩喜出望外,每天割幾次,日復(fù)一日,財主頓生奇怪,小孩割草如此之快,便詢問小孩的原因,小孩如實告訴了財主這件事,財主與小孩一道,來在這窩草前,仔細觀看,覺得是窩神草,欲將此窩草移植家中栽植,小孩將這窩草連根拔起,草根下面呈現(xiàn)一顆怪異的石頭,形似寶珠,小孩感覺好看,死活不給財主,急中生智,將寶珠石頭放在嘴里,財主見狀,急忙上前捏脖子,不了一捏,石頭落入孩子腹中,氣急敗壞的財主把孩子弄回家中,讓孩子吐出來,不料孩子一回到財主家,口渴難耐,將水缸、田里的水全部喝干,這可嚇壞了財主,急忙叫來小孩的母親,母親見狀,信口開河地說,娃兒呀,你莫是條孽龍呀!話語剛落,小孩轉(zhuǎn)身就跑,天空立即下起了暴雨,一條孽龍出現(xiàn)了,為了感恩母親,孽龍每走一段就要回頭看看母親,在陜西秦嶺一代,形成了24個望娘灘。但孽龍興妖作怪,漲水禍及百姓,淹沒田土,雷雨中二郎神見狀,急忙操起趕山編,一路狂奔,狂攆孽龍,經(jīng)過八百秦嶺山,最終在儀隴縣立山鎮(zhèn)二郎廟所在地將孽龍捉住,原二郎廟此地本身就有一座廟宇,廟宇下面有一個龍王洞,于是將孽龍鎖在龍王洞里,為防止孽龍禍害百姓,每年都要給孽龍換鐵鏈子。幾年后,守廟的老頭子在石板梁(小地名)處的蒙子樹下納涼,忽然看見不遠處的大田內(nèi)躺著一條白色巨蛇,當(dāng)?shù)氐睦习傩蘸ε履觚埮d風(fēng)作浪,一時找不到辦法,晚上,守廟的老頭夢見二郎神投來的夢,用大白狗的尾巴血在龍王洞口流三圈,此妖會除掉。于是第二天,老百姓找來一條大白狗,用索子將白狗牽起,用秤砣捆在狗嘴上(鐵能避邪),在龍王洞口,將狗尾巴砍去,痛極了的大白狗在龍王洞口流了三圈血,然后死去。不久,人們就發(fā)現(xiàn)龍王洞內(nèi)一條大白蛇死去,大家組織鄉(xiāng)親們將白蛇埋掉,一共擔(dān)了八撮箕,可見白蛇之大。人們?yōu)榱思o念二郎神,于是在廟宇中塑造了二郎神菩薩,將此廟擴大后改名為二郎廟,人們常年求拜二郎神,以求平安!(文字資料由李勝提供)
龍王洞入口
龍王洞外側(cè)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