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鎮東與大寅鎮相鄰,南連文星鎮、永光鄉,西靠保平鎮,北接石佛鄉和武棚鄉。場鎮由一條小河流穿繞,小河名叫新寺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貌以丘陵為主,多頁巖丘陵。土壤以紅石谷子分布最廣,面積最大。
全鎮幅員面積4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874畝,轄27個村(居),2個居委會,2個農村社區,186個村(居)民小組,全鎮截止2015年底總戶數10873,總人口33272人,場鎮人口達9152余人,人均耕地近0.75畝。永樂交通條件優越,處于新馬路延線中心鄉鎮,復興、大寅、馬鞍三鎮交界處,物資集散中心,有大型超市兩家,規模以上餐飲十余家,個體工商戶1300多家,商貿輻射文星、保平、武棚等地。
永樂的教育資源豐富,鎮屬有永樂小學、興民小學、永樂中學、永樂中學紫云校區等中小學校,教育成果在同類學校均名列前茅。
永樂鎮作為“新馬”線重鎮,在地理位置、交通、生產條件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十二五”期間,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永樂鎮黨委、政府從規劃入手,多方面爭取項目支撐,重點打造高標準農業、美麗鄉村、商貿集鎮。
3000畝的糧油高產示范基地建設成熟并輻射帶動全縣農村糧油生產,同時,積極引進業主,生豬、兔、小家禽、葡萄、菊花、銀杏等種植養殖業初具規模,已成為儀隴縣鄉村旅游的一道獨特風景;通過宣傳發動、爭引項目、籌資籌勞,大力開展村道硬化、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實現了交通網絡化、農業生產部分機械化和排灌自如;通過垃圾治理、沼氣、風貌整治、聚居點等建設,以穆家壩、柑子園、堰塘壩、騾子坎、趙家壩等村為軸心的美麗鄉村初具雛形;通過街道整治、規范市場、小區建設、環境綜合治理、民心橋建設,場鎮商業住宅布局日趨合理、商機活躍,永樂面貌渙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