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墻的儀隴縣日興鎮黎明村民居
│項│目│亮│點│
G245儀隴段升級改造工程
投資總額:19.9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7億元。
項目進度:2017年度完成投資10.9億元。
儀隴縣金松湖城市生態公園建設項目
投資總額:21.7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4.8億元。
項目進度:2017年度完成投資6.1億元。
儀隴縣海升柑橘產業園建設項目
投資總額:20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2.25億元。
項目進度:2017年度完成投資3.1億元。
│現│場│踏│訪│
近日,記者在國道G245線儀隴段升級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數輛挖掘機正在進行土石方開挖,運輸車來來往往搬運棄土,工人干勁十足……金屬碰撞聲、碎石碾壓聲此起彼伏,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儀隴縣成立了G245儀隴段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協調指揮部,由縣長擔任指揮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指揮長,下設辦公室、項目督導組、征地拆遷組、跟蹤審計組、財務監督組、安全維穩組。指揮部堅持‘一天一考核,一周一例會,十天一督查,半月一通報,一月一專報’的督查督導機制,對各標段作業機械、運輸車輛、施工人力、工程進度進行考核,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儀隴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G245儀隴段升級改造工程建設協調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蒙朝貴介紹,這是全市首個開建的PPP項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儀隴縣政府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連接成巴至巴廣渝高速公路的快捷通道,成為連接國家5A級景區朱德故里景區的快速旅游景觀大道,并極大改善儀隴縣域交通條件。目前,紅線內林木、室外附屬物清點和房屋拆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正進行路基土石方及橋涵施工,該項目計劃2018年底全面完工通車。
│做│法│措│施│
項目攻堅:實施“五個一”等6大項目推進機制,爭取到位國省資金65.1億元,落實建設用地1596畝。同時,緊盯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大思維編報重大儲備項目215個、概算投資2013億元,大手筆包裝宜居縣城建設等PPP項目11個、概算投資254.3億元。堅持早謀劃、早準備,研究確定2018年擬實施重點項目131個、總投資614.1億元。
脫貧攻堅:新派駐非貧困村駐村工作組598個,壓實32名縣級領導和1.15萬名幫扶干部責任,明確“縣級領導每周不少于2天、黨政機關分兩輪不少于4天”的駐村要求。縣級層面分類解決具體問題2000多個,成立11個脫貧攻堅巡察組,抽調干部1100余人。防汛減災:成立防汛減災和地災防治聯合指揮部,修訂防汛應急、突發地質災害應急等預案,儲備救生衣等救援物資5萬余件,整治排除隱患點243個,全天候監測預警72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落實汛期24小時帶班值守制度。環保督察:建立“六個一”案件辦理機制,54件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全部上報辦結,65家禁養區養殖場全面關停,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污水處理設施等一批環保短板正加緊補齊。
│社│會│反│響│
儀隴縣新政鎮居民王國豐:以前,G245儀隴段上拉砂石的大貨車多,常年碾壓導致路面坑洼不平,開車經過時感覺像坐過山車一樣,尤其是大雨、大霧天氣,行車十分危險。隨著G245儀隴段升級改造工程的實施,這些問題將得到解決。這條國道動脈打通后,將進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破解沿線群眾生活、生產、物資運輸的難題,成為儀隴縣發展的重要依托。
│年│度│任│務│
項目建設:2017年組織實施的19個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年度計劃投資56.3億元,2017年累計完成投資71.2億元;150個縣級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年度計劃投資108.5億元,2017年累計完成投資127億元。
脫貧摘帽:聚焦國標、全力補短,統籌整合資金22億元,全面解決2.9萬農戶住房安全問題,新建村道公路510公里、便民路1300公里,建成脫貧奔康產業園185個、柑橘產業基地3萬畝。
改革開放:有序實施10大項225小項改革任務,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正式獲批,行政審批局正抓緊籌備,出臺《關于支持工商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制定招工穩工8條政策措施,建立縣級領導“一對一”流動叩門招商制度,努力盤活存量,提升增量。截至目前,盤活園區存量企業8家;新簽約項目22個,到位省外資金59.8億元,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29%、109%。
│差│距│與│不│足│
“三場攻堅戰”存在的問題:一是趨緊收窄的融資渠道導致項目建設出現資金缺口。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農村現實導致脫貧滿意度提升壓力明顯。三是資源區位的固有劣勢導致招大商、引好商還任重道遠。
“三場保衛戰”存在的問題:一是防汛減災點多面廣,冬季備戰壓力較大。二是環境保護功在不舍,機制建立尚需強化落實。三是年關將至矛盾凸顯,安全穩定壓力不減。
“三場持久戰”存在的問題:一是個別干部主動擔當意識不強,存在一定程度的推諉拖繞等問題。二是個別單位“中梗阻”“小鬼當家”等問題仍客觀存在。三是“不敢腐”的效果雖已初步顯現,但“不能腐”“不想腐”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書│記│感│言│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儀隴縣委書記陳科:儀隴縣按照市委“155發展戰略”“100件大事”重大部署,堅持“153”工作思路,決戰決勝“三場攻堅戰”,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項目攻堅:堅持高站位、大手筆,搶抓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項目編報等契機,精心包裝重大項目215個、概算投資2013億元。目前,今年計劃實施的131個重點項目中的60個新開工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38個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堅持“走上去、爭回來”,共包裝策劃PPP項目11個,爭取到位國省各類項目資金65.1億元。創新實施“紅黃牌”等六大機制,國道G245等128個項目超年度任務,全年實施的150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7億元。
二是脫貧攻堅:壓實幫扶責任,新派駐非貧困村駐村工作組598個,增派“三邊一低村”幫扶干部139名;扎實開展“萬人幫萬戶”活動,落實聯片包鄉縣級領導32名、幫扶干部1.15萬名。籌措資金18.5億元,聚焦875個行政村、3.15萬貧困戶,全面解決2.9萬農戶住房安全問題,新建村道公路510公里,建成脫貧奔康產業園185個。出臺《重獎重懲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十條規定》,成立11個脫貧攻堅巡察組,分片交叉檢查。目前,已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和第三方評估,成功退出貧困村130個、脫貧2.93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2%。
三是改革開放攻堅:堅持先行先試、穩妥推進,有序實施10大項225小項改革任務,創新推出全省首單“保險+期貨”助推農業產業化發展金融產品,行政審批局即將掛牌。堅持招好引優、全產業鏈招引,出臺縣上最優惠的《關于支持工商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意見》,全年共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115億元,到位省外資金59.8億元。修訂完善《儀隴縣人才支持辦法》,成功引進研究生以上學歷急需緊缺型人才42名;新培育創新型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促成企業實施技改項目16個、完成投資13.2億元。
原標題:(奮力打造“成渝第二城”重要支撐,加快建設革命老區經濟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