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新聞網訊(寧超瓊)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4月25日脫貧攻堅推進工作會議精神,5月3日,柳埡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體鎮干部與結對幫扶的建卡貧困戶在茶店埡村八社召開產業到戶發展現場會。
結合鎮情、村情及民情所需,徹底解決靠等靠要的落后思想,鎮黨委積極研究,從“扶真貧、真扶貧”出發,發展產業技術易學,群眾認可度高、參與度高的產業。積極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兼顧了短期脫貧與長期致富相結合,采取了高桿作物與短桿作物套種的方式,確立了“核桃+半夏+花生+玉米+黑瓜子+其它藥材”的循環發展產業鏈,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因戶施策幫扶到位,靠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培育貧困戶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現場指導會中,合作社的半夏種植大戶王鵬程對半夏凈作及在玉米地、花生地套作進行了現場示范與講解,儀隴縣農廣校副校長屈仁貴、柳埡鎮農技指導員田剛均現場做了技術指導。鎮干部每人聯系3-5戶,進村入戶進行面對面的指導,實現了對貧困戶技術指導實現全覆蓋。在縣武裝部和交通局兩個聯系單位的大力幫助下,柳埡鎮5個重點貧困村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283戶建卡貧困戶到戶規劃了栽植1畝核桃、種植0.3-0.5畝半夏、套種花生、黑瓜子、玉米或其它藥材,目前,已結束137戶、54畝半夏種植,可望實現建卡貧困戶一年脫貧,三年致富的目標,全面按期脫貧。(柳埡鎮人民政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