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儀隴縣委書記陳科
儀隴縣如何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全面推進儀隴各方面工作?12月2日, 記者就此采訪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儀隴縣委書記陳科。
記者:儀隴如何結合實際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夯實全縣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事業發展的各個環節?
陳科:一是迅速傳達學習。各級各部門要綜合運用黨委(黨組)會、干部職工會、專題學習會等形式, 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層層傳達到每一個基層組織、每一名黨員干部、每一位普通群眾。二是深入宣傳宣講。精心制定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方案,組建11個專業宣講團,分赴57個鄉鎮開展系列宣傳宣講;在儀隴新聞網、儀隴電視臺、微信微博等媒介開設專刊專欄, 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宣傳解讀黨的十九大精神。 三是狠抓貫徹落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就是要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記者:儀隴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在上下一心、 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熱烈氛圍中,如何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完成?
陳科:儀隴正處于決戰全勝脫貧摘帽和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為動力,全力以赴抓實抓好經濟指標、脫貧摘帽、項目攻堅、產業培育、招商引資、安全穩定等各項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另一方面,要及早謀劃明年工作,緊密結合十九大精神,認真研判政策走向和經濟形勢,立足儀隴實際,加大項目謀劃、儲備、爭引力度,努力推動儀隴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記者:儀隴將采取哪些措施打贏“三場攻堅戰”?
陳科:一是堅決兌現脫貧摘帽“莊嚴承諾”。32名縣級領導和1.15萬名干部力量下沉駐村幫扶,人人簽訂“包村包戶包過”軍令狀;向598個非貧困村派駐工作組,選派139名后備干部入駐“三邊村”,填補脫貧摘帽考核驗收空白。 二是不斷強化項目攻堅“核心支撐”。堅持掛帥出征、掛圖作戰、掛責問效,精心準備拉練現場,全速推動項目建設,確保87個重點項目年前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三次產業融合聯動、康養產業加快發展“三大方向”,全力以赴招商引資,確保全年簽約項目18個以上、到位省外資金40億元以上。三是持續培育立縣產業“發展引擎”。依托海升、溫氏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柑橘、蠶桑、糧油、 生豬產業和現代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做強第一產業。立足自身勞動力資源豐富和農副產品富集優勢, 以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攻方向, 做大第二產業。 切實抓好朱德故里5A景區整體提檔升級,打造紅色品牌,做大旅游板塊,做特第三產業。四是著力打造城鄉發展“重要載體”。按照“以江為軸、跨江西進、擁江發展”的思路, 穩步拓展城市規模, 加快學校、醫院、城市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高水平建設生態自然、宜居宜業的現代山水園林城市。同時,統籌推進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服務配套、主導產業培育和特色文化傳承四大工程建設,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南充晚報記者 張松
亮點工程
全速推動150個重點項目建設
儀隴正全速推動項目建設, 確保G245儀隴段改擴建工程、 家豐時裝等150個重點項目年底前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完成年度投資110億元以上。精心策劃、包裝五福至馬鞍紅色旅游公路、馬桑水庫應急水源工程等重大項目166個、投資385億元,力爭更多項目擠進“盤子”“籠子”。 南充晚報記者 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