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內辦理業務
●艾美含 李斌
“本以為整個手續沒有幾天時間辦不下來。沒想到幾個部門都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窗口,不到1個小時就把手續辦完了。”11月24日,剛剛辦完不動產登記的市民蘇明貴告訴記者。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推進職能轉變,堅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 “先手棋”,結合工作實際,堅持“減”字當頭,“優”字為本,“嚴”字統領。
A 權力“減法” 換取市場活力“加法”
如何為企業松綁,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成為儀隴縣委、縣政府思考的一大重點。該縣按照省政府關于取消、調整和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目錄,共取消縣級行政審批前置條件234項,并及時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布。
“政府服務越來越人性化了,辦事效率也非常高。”近日,在縣城經營酒店的林先生得知儀隴縣在推行“十四證合一”營業執照辦理后,備齊相關資料,提交辦照申請,不到1個小時就領取到“十四證合一”營業執照。“現在再也不用跑很多家單位去辦證了,一個證就包含了十四個證,便于攜帶和保存,真的是太方便了。”
“先照后證”登記制度、注冊資本認繳制度、企業名稱預核準電子化辦理……一系列實打實的改革措施,全面降低了創業的制度成本,提高了企業注冊的便利化程度。截至目前,已發放“一照一碼”營業執照3372份,并按照“一窗受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原則,優化流程、限時辦結,推動注冊資金認繳制度、“住改商”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政策快速落實落地。
“通過減事項、減流程、減費用,砍掉了一批審批事項、一批中介服務事項、一批注冊登記辦事關卡和一批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力爭用最簡單的程序把事情辦好,用最簡單的辦法把事情管好。”據儀隴縣法制辦工作人員介紹,該縣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審批56項,保留許可事項174項,并以文件形式予以印發,目前全縣行政審批取消率達18%以上。同時,印發《儀隴縣馬鞍鎮擴權強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將69項行政審批權力下放至馬鞍鎮,并將婚姻登記事項拓展下放至金城鎮,進一步擴大改革范圍。
B “優”字為本 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11月24日,記者在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看到,國土、房管、地稅、林業等部門的服務窗口前坐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咨詢臺的工作人員耐心向辦事人員答疑解惑。“我們遵循讓群眾、企業少跑路、不跑路的原則,不斷優化我們的服務水平。”縣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龔立告訴記者,該縣通過升級改造縣政務服務中心,科學布置并聯審批區、行政審批區、休息等候區,增設各類指示標牌、辦事指南、綜合查詢導視系統等設施,切實方便群眾辦事;同時,建立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全面開通咨詢、申請、辦件查詢、公眾監督評議等事項,落實專人在線值守,實現“實體政務”和“網上政務”雙軌運行。
記者了解到,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按照“合理歸并、集中辦理、充分授權、審管分離”原則,對職能部門的內部審批職能進行有效整合,全部成立了行政審批股,并成建制整體進駐縣政務服務大廳。目前,縣政務服務大廳共設置窗口81個,進駐行政審批事項174項、公共服務事項193項,窗口工作人員達210人。今年以來,該中心各窗口共受理審批服務事項606299件,其中,行政審批類1751件、公共服務類604548件。辦理提速97.6%,按時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均實現100%。
為切實為企業服好務,進一步優化審批程序,該縣在政務服務中心3樓的服務大廳內設立了重大項目服務處,對重大建設項目需要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事項實施并聯審批;建立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堅持問題導向,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解決項目行政審批事項辦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全縣重大投資項目實施在線審批監管,實現網上受理、辦理、監管“一條龍”服務。
“按照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的要求,儀隴對所有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逐一進行流程再造,分門別類編制了《行政審批流程圖》并予以公示,盡力壓縮審批時限,確保在原有時限的基礎上提速增效。打造聯合審批平臺,切實解決審批項目之間互為前置、互相制約的問題。將2000萬元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鄉鎮負責實施的民生項目或其他較大投資建設項目納入并聯審批和全程代辦服務范疇。”該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涂麗君介紹。
C “嚴”字統領 壓實責任強化監管
“小微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按照什么比例收取的?”“到國稅開增值稅普通發票需要什么手續?”11月15日,儀隴縣國稅局局長王斌帶領政策法規科、納稅服務科、征收管理科等部門負責人做客儀隴廣播電視臺《陽關問政》熱線欄目,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現場解答涉稅咨詢,接受涉稅投訴。在1個小時的直播中,現場嘉賓分別就代開發票、發票丟失、稅務登記、車購稅征收、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營改增政策等18個涉稅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保證權力的陽光運行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儀隴縣通過學習外地電視臺問政經驗做法,圍繞“放管服”改革,每周三上午在縣廣播電視臺直播《陽光問政》欄目,由各鄉鎮、縣級各部門“一把手”輪流做客,現場解答群眾民生問題。截至目前,《陽光問政》欄目已開展20期。
同時,加強行政執法事中事后監管,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完善“一單兩庫一”細則,確保2017年隨機抽查事項實現全覆蓋。加強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公示,構建政府推進、會議推進、限時推進、聯絡推進“四推進”和縣監察局、目督辦“雙督查”工作機制,有力有效推進全縣企業信用信息統一歸集公示。目前,已完成企業信用信息推送2879條、行政許可信息錄入2078條、行政處罰信息錄入184條,實現縣屬相關部門涉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息數據互聯共享、同步推送和統一公示。
“放管服”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改革永遠在路上。近日,全縣正在開展“放管服”改革專項督查工作,以此為契機,切實解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各方面對“放管服”改革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