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新居
本報訊(記者站 李斌 馬永紅 )11月9日,記者來到偏遠的儀隴縣立山鎮馬槽溪村, 看到一棟棟新建的農房掩映在青翠的竹林中,碧瓦白墻,特別顯眼。3年來,儀隴縣整合易地搬遷、危房改造、避險搬遷等項目,出臺缺勞戶“代改建”辦法,提高危改補助標準,同時將僅有一處土坯房且長期居住的困難非貧困戶納入安全住房改造范圍, 全面解決了2.9萬農戶住房安全問題。
無縫排查 精準鎖定危房改造對象
作為革命老區和國家新一輪集中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儀隴, 農村群眾人居環境普遍較差, 那些散布在大山深處的土坯房, 仍然是部分村民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居所。許多“年歲已高”的土坯房更是在歲月的侵蝕中, 變成危房病房,風來墻晃,雨來屋濕,嚴重威脅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儀隴縣決定將安全住房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下大決心、花大投入、使大力氣,全面打響土坯房殲滅戰,切實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全面提升貧困村人居環境。
為加快推進貧困戶住房建設, 該縣在建立農村住房建設統籌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成立了縣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指揮部, 統籌資金管理、技術指導和考核稽查,強化農村住房建設組織力量。該縣按照“政府引導、農戶自愿、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瞄準最貧困的村、最困難的群眾、住房最危險的農戶, 全力為貧困戶解決住房安全問題。
為精準鎖定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儀隴住建部門聯合扶貧部門開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摸排工作,入戶拍照、登記造冊, 重點登記貧困戶是否居住在危房中、危房等級、是否有意愿改造房屋等信息,并做好家庭信息、住房信息、房屋建設管理信息、 房屋設施信息和照片采集記錄工作,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同時,對核查數據和最終數據建立工作臺賬,切實做到扶貧部門核實一批、 住建部門跟進認定一批、任務下達安排一批。
對象精準鎖定之后, 儀隴縣緊盯脫貧“靶心”,做到“一個也不能漏,一個也不能少?!辈扇∝毨糇晕疑陥?、群眾評議、鄉鎮審核、群眾再評議、張榜公示、鄉鎮匯總、縣上復查、生成數據方法,對易地搬遷對象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確保政策、項目、資金等精準滴灌到需要搬遷的貧困戶。
全程監管 把好建設質量關
為確保安全,儀隴縣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指揮部以片區為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20余場農村建筑工匠質量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 參訓工匠達千余人。 培訓會上,主講人圍繞施工圖識圖、建筑規范及標準、房屋建筑構造、建筑工程測量、 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講解。培訓期間,該局還組織學員到項目工地現場觀摩學習?!巴ㄟ^此次培訓,讓大家對農房建筑施工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常見問題,如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知識有了詳細的了解,對規范施工操作、強化安全生產意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眳⒓优嘤柕墓そ澈戊цふf。
縣住建局會同國土、水利、林業等相關部門和鄉鎮,對農房建設進行全過程監管。對農房建設地質環境進行安全性評估,保障選址安全;嚴格使用有效的農房建設施工設計圖紙, 確保設計符合安全標準;對農民使用的建材進行驗收、抽檢,杜絕不合格建材進入施工現場;對農房建設施工過程進行現場監督,保障施工質量;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農房竣工質量驗收, 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此外,按照“每個片區1名負責人、1至2個鄉鎮1名聯絡員”的方式,該縣將57名專業技術人員派駐到鄉鎮,負責技術指導、進度督察考核、現場蹲點指導等工作,發現問題,從嚴查處,及時整改。同時,縣住建局還定期巡查、集中抽查,以進度、質量、安全為重點,戶戶核查,確保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住上新房 貧困戶不再“擔驚受怕”
鄧新玉是立山鎮馬槽溪村貧困戶。去年,通過易地搬遷,鄧新玉家修建了新房,搬進新家的他一個勁兒地稱贊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好。同樣高興的還有家住秋埡鄉蘇家溝村村民蘇明旭。前段時間雨水多,讓蘇明旭難得沒有擔驚受怕。之所以說難得,是因為過去住老屋時,每逢風雨,他總會擔心房子垮掉。老屋建于上世紀70年代, 墻壁全部是土墻,支撐屋頂的木柱早已被蟲蛀雨蝕,風雨一大,覺得屋頂都在晃。他想過修葺甚至重建,但作為貧困戶,他拿不出錢。轉變出現在今年,在政策的落實下,他在離村道路不遠的地方修建起了新居。經過幾個月的修建,建起了75平方米的新房,房間不算大,卻收拾得干凈整潔,嶄新的房屋寬敞明亮,臥室內新床上的新鋪蓋疊得整整齊齊。廚房灶臺貼著潔白的瓷磚,通了自來水,還有衛生間, 生活十分方便?!敖ㄟ@套新房,國家補助了6.6萬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有了新房住。”蘇明旭指著新建的房子,眼眶里閃著激動的淚花。
如今,在全縣各鄉鎮采訪,每到一處,看到的是農村危房改造戶和易地搬遷戶綻開的笑容,他們發自內心里感謝黨,感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