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記者從四川省醫療保障局了解到,該局近日印發相關通知,公布了互聯網復診、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起博器監測等15項轉歸“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和醫保支付政策。
近年來,根據國家醫保局相關要求,四川省陸續出臺了19項“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及全省統一的收費標準,其中15項試行期已滿。根據相關規定,省醫保局履行數據收集、資料審查、上報審核、征求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等相關程序,將試行到期的15項“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轉歸為正式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15項“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包括互聯網復診1項、遠程會診9項、遠程門診4項和遠程起搏器監測1項。其中,“互聯網復診”由滿3年以上獨立臨床工作經驗的醫師直接向常見病、慢性病復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不區分醫務人員級別,價格標準按三甲、三乙、二甲、二乙醫院等級分別以30元/次、26元/次、22元/次、18元/次付費。在“遠程會診”中,雙學科會診三甲醫院不超420元/次,三乙醫院不超過357元/次;多學科會診(3個及以上學科)三甲醫院不超過604元/次,三乙醫院不超513元/次;雙學科及多學科會診不區分醫務人員級別;受邀方限三級醫院。遠程ICU床旁緊急會診受邀方應在1小時內響應;單學科遠程ICU床旁緊急會診三甲醫院不超過512元/次,2個及以上學科遠程ICU床旁緊急會診三甲醫院不超762元/次;受邀方限三甲醫院,不區分醫生級別。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布的15項“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為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執行標準。其中,“互聯網復診”新增全省二乙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價格3元/次。
患者接受“互聯網+”醫療服務,按服務受邀方執行的項目價格付費,涉及邀請方、受邀方及技術支持方等多個主體或涉及同一主體不同部門的,各方自行協商確定分配關系。
公立醫療機構應以患者知情同意為前提,嚴格執行價格公示和明碼標價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據了解,15項“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已于8月2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同時,按乙類類別進行醫保支付。
記者 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