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4日電 針對近日有網友反映旅居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產后不進食、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等情況,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3日刊發相關說明,就多個問題進行了回應。
附:關于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情況說明
近日有網友反映旅居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產后不進食、生活空間狹小,華盛頓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的情況。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收到網友反饋后高度重視,進一步與對方動物園核實,并就"美香"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下面就各位網友反映的問題作相關說明。
1.關于大熊貓“美香”進食情況。在妊娠期,大熊貓會存儲大量的能量,配種結束后一周左右食欲逐步恢復,一個月左右采食量達到正常水平,到妊娠中期,采食量明顯增加,個別大熊貓體重增加到發情前時體重的20%左右,但到妊娠后期(時間為20-35天),食欲逐漸變差,采食量下降明顯,到臨產前基本不吃食物。
妊娠期后期大熊貓母獸變化明顯:產前15天左右部分母獸會出現筑巢行為,乳房及外陰變化明顯,臨產前3天左右,母獸開始出現輕微的煩躁不安表現(如頻繁的走動、戲水、抓咬木頭樹枝和竹子等行為)。
大熊貓幼仔出生后母獸的所有精力都用在照顧幼仔上,在圈養情況下,在產后3-5天會丟仔或叼仔排第一次糞便,多數母獸在產后5天左右開始采食少量竹葉,但個體差異比較大,有的母獸母性強,為了更好的照顧幼仔,即便食物放到母獸旁邊,母獸通常不吃或少量采食,減少排泄次數,以免影響哺育幼仔,有的母獸到產后10-12天才開始少量采食。同時隨著幼仔日齡的增長,母獸會逐漸開始短暫的丟仔,排便采食。開始采食后,以新鮮竹葉為主,盡量與幼仔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殘余竹子纖維扎傷幼仔,當采食竹子量達到2千克以上后,開始投喂精飼料,產仔2個月后,根據母獸的食欲變化和排泄情況,精粗飼料的投喂量逐步過渡到日常飼喂方式;食欲旺盛,饑餓感強的帶仔母獸,精飼料飼喂量可以增加到日常飼喂量的115%~130%。
此前大熊貓“美香”在生產“寶寶”和“貝貝”時,都是產后4天后才喝水,11天后才開始少量采食。動物園在產房外備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美香”完全可以隨時自由走出產房進食。但她現在出于保護幼仔安全的本能,只是短暫的外出喝水,在未來一段時間會逐漸開始自然進食。在此期間為了幫助“美香”進食,華盛頓動物園飼養員在產房內人工對大熊貓進行喂食。
2.關于“美香”產后生活空間情況。為了給大熊貓母獸提供良好的哺育幼仔的環境,臨產前,通常會將大熊貓放置在隔音、避光,環境噪音小、無干擾的產房內待產。產房為仿照野外大熊貓巢穴的特點,為大熊貓準備的樹洞(約直徑90cm高130cm)、彷樹池(約直徑85cm高70cm)或根據圈舍條件,改造為空間相對較小的房間,使母獸有一定的安全感。此前“美香”的兩次生產也都是在相同的房間。
3.華盛頓動物園對“美香”照顧情況。一直以來熊貓中心和華盛頓動物園保持著密切聯系,雙方建立了長效交流指導機制。此前“美香”的兩次生產,熊貓中心都派有專家赴華盛頓動物園實地指導,此次因疫情原因,熊貓中心對“美香”產仔進行線上指導交流。在產仔期,華盛頓動物園完全按照熊貓中心要求對大熊貓進行監測護理,動物園有派專人二十四小時密切監控大熊貓行為。
關于大熊貓“美香”此次產仔的情況,華盛頓動物園從8月21日-28日(每天)及31日都在其官網上進行了更新,也對“美香”產后的一些行為進行了科普。
再次感謝各位網友對大熊貓的關心!